[导读]由千家网与千家品牌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上海站活动,于11月21日在上海神旺大酒店隆重举行。
——耐克森亚太区高级产品工程师王君原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上海站演讲
由千家网与千家品牌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上海站活动,于11月21日在上海神旺大酒店隆重举行。本届峰会上海站题为“智能建筑新技术趋势论坛”,内容涵盖综合布线、智能照明、智能家居、建筑节能、系统集成等相关细分领域。作为智能建筑行业第一会,活动吸引了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智能建筑行业专家、设计院人士、系统集成商、渠道商、厂商、终端用户等数百人齐聚一堂,共同就智能建筑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以下是耐克森亚太区高级产品工程师 王君原带来的《智能大时代,布线小时代》主题演讲:
耐克森亚太区高级产品工程师 王君原
【王君原】: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来到这个会场主要是想跟大家讨论在智慧城市这个大前提的背景下,综合布线面临着怎样的趋势,以及跟大家分享我们耐克森在综合布线领域所有的特色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这个演讲的主题从智能建筑到智能建筑。我这里列举了大家所关心的一些技术,首先是智慧城市所引起的对于智能建筑整个的革新。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基层建筑实际上由智能建筑来组成。也有目前比较新的技术:云计算。这两大技术主要推动了智慧城市的推进。
看一下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在推出的时候,它的一个技术依据就是三网,这三个网是移动通讯网,互联网,以及物联网。这个情况移动互联网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看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建筑结合起来的话,还有一个基层的技术:数据中心,尤其是云数据中心的建设。我国2015年以后将会有50%的云数据中心建成。云数据中心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它主要的一个考量点就是你这个数据中心建设是否能达到国家的绿色环保标准。这同样也是我们目前所关心的一件事情。
在这个大主题下,其实我们又要把眼光转回智能建筑。因为智能建筑是基层建设,但看到智能建筑里对于布线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我们常说的综合布线针对于网络、语音的一种布线系统。但发现在智能建筑内部其实有了更多的弱电系统,比如最早说的智能建筑5A系统,发展到今天发现整个弱电系统多则有30多个子系统,少则也十几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全部采用了自行的布线系统,对于整个布线的设计,对于集成商来说都是挑战。
由于IP技术的迅猛发展,所以整个建筑技术内部通过采用依靠网络的方式来进行,这也就意味着在的意义上,我们综合布线需要支持的是语音数据的传输,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他可能需要引入对于弱电其他系统的数据传输承载。
这个大前提下其实有一个关键的技术,那就是以太网供电。大家都熟知现在很多的智能楼宇里有诸多的系统全都采用了以太网供电的技术。比如网络摄象头,以太网供电虽然已经提出很久,但发展至今只有到了POE+的标准出现以后,才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因为POE+以太网的供电出来以后,供电量可以从原先的13瓦不到提升到25瓦这个情况下可以从原来最早支持VoIP电话,扩展到WIFI接入点,以及其他的应用。
在IEEE工作组里已经有新的草案在进行研究。我们所熟悉的思科它有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可以实现4对线,每对线支持15瓦。如果去承载以太网供电的话,最高可以支持60瓦的供电,这为弱点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遐想。如果供电需求集中在13瓦到20瓦之内,可以看到可用的设备如WIFI接入点。指纹门禁的读卡器等。如果功率拓宽到30瓦左右,就可以把IP摄象头,甚至于一些工业传感器来囊括进来。如果是40瓦到50瓦之间的话,一些超薄的笔记本可以通过以太网供电来进行对设备的供电。
如果再往下延伸,把功率提升到70瓦,常规的一些笔记本也可以囊括在这个范围之内。这对于未来综合布线系统来说绝对是一个大的突破。但是以太网供电已经发展多年,对于以太网供电技术仍然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以太网供电既然是通过两条线来进行供电,它一定会存在散热的现象,这应该是以前大家所没有关注到的事情。
法国的研究新专门就以太网供电的散热现象做了3D的建模研究,通过这个研究发现单根线,或者几根线成捆进行以太网供电的时候,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如果一层楼需要对2百个终端进行以太网供电的话,这整捆线所承载的散热量会是巨大的。
这张图说有一条蓝色的线,通过PoE+标准时散热量的分布。同时左右两边有几条线,这几条线表现的是超6类,以及超7类线,屏蔽的线所得到的散热量,这里边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解决了目前现有讨论比较多的外部串绕的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以整个办公环境可以变得更加智能。未来的办公来看可能就是一台笔记本,手机,或者是平板+ 一杯咖啡,一个笔记本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办公,不需要待在办公桌前,而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任何一个地点来办公。
智能办公的概念提出首先对公司来说有绝对大的好处,因为可以节神较多的办公区域,同时可以节省较大的运营费用。它所实现的这样前提就是无线网,以及移动网。
如果我们企业的一些数据承载,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会成为智能工作场所。传统的一个座位,一个办公桌的家居布局已经受到了改变,我们比较赞同开放式的办公环境。这样的情况下办公桌并不是固定的,并且有比常规更多的会议室引入到智能建筑内部。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所谓区域布线,以及网络式布线的方式来支持整个楼面综合布线设计。比如在左边这张图上,空的办公楼上虽然没有见到家居的布局图,但依然可以在布点的地方采用区域布线的方式,通过延伸线来支持未来办公家居的布局。
未来如果办公家居的布局有所改变的话,只要把终端的线,或者是延伸线来做一个位置的交换,就可以满足现在有关,以及未来的需求。
整个体系会单独出一个标准系,叫EN50173—6,是专门针对无线网的设计来提出想法。这个地方把办公区域划分成蜂窝状网格的分布。在每个网格的中心点会引入一个叫服务端口的概念。
这个可以作为IP摄象头的供电和网络连接的作用,所以在传统的布线情况下只关注它的总线情况,在未来顶端也要关注如何进行布线的分布。
在顶部可以通过长吊线来接IP摄象头。底部可以连接到办公桌,或者是会议室内部。耐克森针对区域布线产品有三大类:
第一类,对于桌面长面板的支持,可能有超越2个点、3个点的面板,甚至到了6个点的面板。
第二类,通过区域分配盒来支持对于地板下网格布线化产品的支持。
第三类,开放式样办公区域,它的弱电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小型的基架来支持96根电缆的布线。
再往上,办公桌面的应用,实际上不是一个高流量的应用,但在未来视频会议的引入,流媒体的引入,以及一些CAD设计软件的引入,会直接带来云桌面对于整个流量的爆发性增长。
大楼主干一定会向4万兆,甚至10万兆进军。其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技术:
第一,桌面的虚拟化。刚才提到如果是云计算中心得以实施的话,那么依托云计算不需要再采用大量的设备终端,桌面终端,而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直接访问到各个程序的运行。意味着所有的计算已经从桌面端到数据中心内部。这里有一个最大的挑战,所有的流量通讯全部会集中在数据中心向内,或者向外的方向。使得数据中心内部的局域网在带宽,以及数量上需要有更多的信息点去支持。
对于未来的布线技术,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将从6类水平线,加上主干过渡到未来的超6类水平线,或者是OA3、OA4的主干。这个图大家也看了很多遍,会从现有的万兆需求来向未来的4万兆,甚至10万兆的需求过渡。这就引来了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现的数据中心内部以铜为主,但一旦到4万兆,或者10万兆的数以后,就会从铜转向光。
服务器从左边走是到交换机,服务器到右边走是存储的交换。通常认为左边是铜缆,右边是光缆。所以在数据中心内部现在光纤布线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重点。
可以看到实际上在光纤布线领域的密度可以得很高,同时对光纤的维护和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什么TOR技术这么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万兆铜缆传输的解决方案,按照铜缆布线,铜缆传输的解决方案,依然没有成熟化,这一点表现在万兆铜缆解决方案的能耗上,能耗依然处于高位。这种情况下在2012年左右得到了改善。目前每一个传输功率从7瓦、8瓦左右降到了4瓦到5瓦左右。意味着在今后几年可以预见万兆铜缆必将抬头成为数据中心布线的重点。
对于综合布线来支持万兆,以及万找以上的系统是什么情况。从3类一直到超7类,实际上万兆系统支持从超6类就可以实现。大家不禁会问:万兆以后如何进行升级?
首先我想请大家关注一下万兆可能带来的情况:对于连接器,对于布线铜缆的连接器可能会有一个额外的变化。这里分布了三种IPHONE的手机,在外观界面上没有非常大的区别,唯一一点区别就是IPHONE5用新的连接器类型。
同样的情说我简单说一下ISO最新发布的11801—99—1的标准,讨论了40G布线的可能性。列举了可能支持4万兆传输的铜缆等级,从超6类到超7类,甚至是未来几年超7类的延伸版。ISO所得出的结论,超6类已经无法支持4万兆铜缆的传输。
目前现行的草案有两种,整个性能与超6类相仿,但有一个优势,依然保持接口类型。Cat8.2是超7类的升级类型,与超7类的性能相仿,但带宽延伸到了2千兆赫兹,这样可以引入更简单的编码技术。
对于未来铜缆4万兆的升级,耐克森的解决方案是通过采用超7类的布线技术,但现有的跳线采用超6类的跳线就可以支持数据中心内部实际万兆的传输。未来如果要支持4万兆的传输,只需要把跳线从超6类过渡到超7类就可以。
光传输的话现在是LC,然后老MPO,未来来说4万兆,10万兆的传输都需要新的连接器类型。
从光,以及铜两个方面来看一下万兆到4万兆的升级方案怎么样来实施。先看一下光,对光来说如果不考虑4万兆的传输,那么可以只针对于万兆进行LC的布线,在未来5到8年还遇到新的,对4万兆传输的需求,可以进行重新布线。
第二,如果部分考虑未来4万兆的应用,那可以针对现有的半兆需求,未来升级到MPO,MPO的连接其来进行4万兆的传输。
如果放眼未来,考虑4万兆的传输,我可以针对于现行的布线,全都是基于未来4万兆主线的传输需求来布,只要把跳线更换为4万兆的跳线就可以支持传输。
如果是需要考虑4万兆的传输,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采用目前已支持未来4万兆传输的连接器,然后未来只需要更换跳线就可以支持传输。通过实际的案例和实际的计算,会发现铜缆的方案在总体的持有成本上比光缆的方案具有更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在未来可以预见,虽然主干依然以光缆为主,但服务器到服务器端的传输还是会引入高等级的传输等级。
第二,对于数据中心内部能耗的问题,我们也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采用布线系统可以降低收发器的能耗。主要是通过全屏蔽的系统来减少,甚至避免线之间的干扰,如果干扰的话,在收发器两端就不需要通过信号的一个编码器来进行补偿。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设计设备时候不需要考虑补偿来实现最终的绿色节能。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可能只能跟大家再来分享最后一个主题:对于智能建筑内部,由于刚才所提到的多种弱电专网的引入,以及移动设备的引入,所以对于整个终端的一个智能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所以这时候大家需要考虑到电子配件恰对于智能建筑的实际影响。
耐克森是一个百年的企业,也是全球第二大线缆生产厂商,1897年就在法国成立,1986恩年时候阿尔卡特成立,2000年耐克森从阿尔卡特独立,我们为用户考虑综合布线所带来的技术,以及施工,其他领域的影响。
以上是我的讲解。谢谢!